我們參閱了<慈濟宮沿革志>、<豐原慈濟宮廟誌>和<台中縣豐原區古蹟巡禮暨史料彙編>等書,書中對慈濟宮的歷史多所描述,使我們對慈濟宮有了初步的認識;爾後又拜訪慈濟宮的委員們,經過他們的詳細介紹之後,讓我們對慈濟宮的歷史文物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,當然也印證了之前書中的種種。

一、 慈濟宮早肇於清 雍正年間(西元1723年~西元1735年)
我們走過三川門來到正殿,抬頭仰望,便可以瞻仰到一座清 雍正四年(西元1726年)御賜【神昭海表】的金色匾額,匾額氣勢磅礡,有如皇帝親臨,同學們忍不住多看了幾眼,更想一探慈濟宮的淵源!但慈濟宮創建於何時?無據可考!據豐原耆宿傳說及豐原發展史推測,約在張達京、廖朝孔開築葫蘆墩圳上下埤圳那時。當我們走到伽藍殿,在伽藍殿參拜開山祖的時候,發現祿位上有善念、意添、來傳、善緣、永福等蓮座,常常有些參拜的信眾不明就裡,不知道自己正在膜拜些什麼?我們今天剛好可以解開謎底-那是豐原 慈濟宮的開山遺澤。這正好也印證了<慈濟宮廟誌>的記載。
據<慈濟宮沿革志>記載慈濟宮耆宿傳述,清 雍正年間少林善念法師,於湄洲 朝天宮恭請媽祖神像三尊隨護來台,在中部西岸梧棲港登陸,傳法途中,於本廟現在的位置歇息,再度啟程時,卻發現神像重如泰山,無法抬離地面,因此擲筊請示,得知媽祖想要常駐在本地,庇佑葫蘆墩的人們,就在此地草建茅茨小祠奉祀,這是本廟肇建之始。


二、 光緒五年重建(西元1879年)
我們從正殿往後殿走去,發現後殿兩側拱門上有光緒己卯春建置的【慧眼】、【心澄】門額和光緒庚辰陸年重修慈濟宮建置的【神案】等,都是光緒五年重建的佐證。造型雅致,字樣古樸,不妨駐足一會兒。
據<台中縣豐原區古蹟巡禮暨史料彙編>記載中部耆德「街長伯」林振芳,因念慈濟宮年久失修,乃高聲疾呼發起重修之議,經四方響應,富戶紀春搉等人,獻出廟前廣場至前殿土地,因而奠定慈濟宮廟基。


三、 光緒二十一年(西元1895年)以來馬關條約後,台灣割讓於日本,慈濟宮被充作校舍,香火中歇。


四、 民國六年(西元1917年)公推張麗俊為總理總主修繕事宜,整建工作長達九年餘,民國十四年(西元1925年)竣工。
我們走回到三川殿前,平視左、右面牆壁上有碑記:【慈濟宮修繕略記】,綠色的筆跡,文字典雅是大正十四年張麗俊(前清 張達京之兄張達朝的後世子孫,平日熱心公益,雅好文學。)、林慶通書記,不但是很完整的重建實證,也讓慈濟宮內充滿了文人的氣息。還有正殿神案上古樸的石製【香爐】,看起來也有一段歷史了,後來發現上面也有重建的字樣,原來它也是大正九年(西元1920年)間重建時安置的!
據<慈濟宮沿革志>民國元年,地方人士推舉林慶通總代申請重修,進行募款,直至民國六年積極展開修繕,公推張麗俊為總理,總主修繕事宜,整建工作長達九年,於大正十四年(1925年)竣工。增建龍柱、石獅、石壁雕刻、花鳥柱、羅漢柱;還有木雕神龕、樑椼都是此時完成,均細膩可觀、神采畢現。


五、民國二十四年(西元1935年)祈安三獻醮
我們在台中縣2004郵展的會場中,發現了一份重要歷史文件,是慈濟宮於日治時代昭和十年〈民國二十四年〉辦理祈安三獻醮之囑託書,當時祭典總理是鄭松筠副總理是張麗俊。茲將此文再向慈濟宮耆宿請教,果然如此,故慈濟宮的建醮歷史應於民國二十四年即有紀錄。

六、民國三十八年(西元1949年)舉辦祈安三獻清醮
台灣光復後,地方人士發起籌備重建委員會,修繕廟宇,並於年底舉辦祈安三獻清醮。現在舊慈濟宮廟誌中仍刊印當時醮典的黑白照片,或許我們回家翻翻阿公阿媽的老照片還可以看到當時的盛況呢!


七、民國五十四(西元1965年)年舉行台灣光復後第二次祈安三獻醮
民國四十八年時,鑑於光復後,廟內有國軍眷屬長期佔住,慈濟宮長輩於是力排眾議,著手整頓廟宇,終能再現莊嚴廟貌;民國五十四年,第二屆管理委員會再度發起修繕之議,期使廟貌常新,除保留先人文物,維持古風外,並徹底解決攤販問題,規劃完善的廟東攤販區,該年冬天舉行光復後第二次祈安三獻醮。醮壇分為主壇和中、東、西、南、北區五個壇,典禮隆重,熱鬧非凡。


八、民國六十二到七十三年(西元1973~1984年)增建
慈濟宮建設的腳步隨著香火鼎盛而大興土木極力建設,增建設施分別有慈濟大樓、後殿丹墀假山、龍鳳鐘鼓樓、廟前一對大銅獅、廟口大牌樓等,尤其是廟埕門口那一對新萬仁公司敬贈的銅鑄獅子,氣宇軒昂,是仿自北平 故宮 天安門護門獅的造型,氣派十足;後殿丹墀山水,花草扶疏綠意盎然,竹節書卷造型的窗檻格外雅致;三川門兩側龍鳳鐘鼓樓的興建,讓廟體更加宏偉完備,廟貌也因此更為雄偉壯觀。


九、民國七十三年(西元1984年)陽月舉行甲子年慶成祈安三獻醮。
慈濟宮鑒於距離上次建醮將近廿年,廟宇修建工程陸續進行或竣工,於是在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四日起,開始舉行「慶成祈安三獻醮」三天,在主壇聖母壇外並參照行政區域分為中(玉皇壇)、東(三官壇)、西(紫微壇)、南(天師壇)、北(北極壇)等五區,醮典盛況空前,莊嚴隆重,時至今日仍是豐原父老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。


十、民國七十七年(西元1988年)文化大樓竣工。
文化大樓共五層樓高,竣工後,地下室作為圖書館,其餘有宴會廳、香客房等,設備完善。
我們最有興趣的是圖書館,因為它是同學們查閱資料,考前衝刺的好地方,而且書唸累了,還可以到廟東小吃街打打牙祭;心情煩躁時,走入大殿雙手合十,祈求媽祖、文昌帝君,我們相信祂會賜我們清明的悟性,給我們信心。


十一、民國八十七年(西元1998年)整地承建慈濟公園,歷時三年完成。
假日時光,我們不管是走路或開車,一來到慈濟公園就能享受到蓊蓊鬱鬱的園林,樹蔭下、涼亭前,喝茶聊天;沙堆上、籃球場中,汗水淋漓盡致。它儼然是豐原地區民眾休閒、社交中心。放眼望去,有一尊偌大的媽祖神像矗立在園中,讓人對媽祖多了一份感念。
據<慈濟宮沿革志>記載,慈濟公園,一名媽祖紀念公園,豐原 慈濟宮本著固守古風、回饋鄉里的精神闢建慈濟公園,完工後已經成為豐原地區親子休閒娛樂的好去處。


十二、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(西元2004年)舉行慈濟宮甲申年慶成祈安三獻清醮。
距離上次建醮將近廿年,廟宇歷經九二一大地震多所耗損,地震之後,屋頂剪黏、樑木重建翻修,修建工程陸續進行或竣工,為慶祝廟宇整修告一段落,境內工程完竣,於是在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八日起,舉行「慶成祈安三獻醮」三天,在主壇聖母壇外並參照行政區域分為中(玉皇壇)、東(三官壇)、西(紫微壇)、南(天師壇)、北(北極壇)等五區,醮典莊嚴隆重。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,醮典對我們E世代的同學來講,除了看熱鬧之外,還多了一份文化承傳的意義及使命感,所以我們大家決定以一分虔敬誠懇的心,好好紀錄我們豐原的文化盛事。


探討完慈濟宮的歷史之後,我們想,作為一個「豐原囝仔」,不可不知我們豐原的故事!作為一個「老豐原」,不可不了解慈濟宮的歷史!或許客居他鄉的夜晚,我們會懷念起昔日廟會的盛況;當年華慢慢的老去,我們會侃侃而談,訴說起當年廟埕奔跑的一些往事──。